爱高密

官方移动发布平台

听新闻

山东工商报刊发《祝宏图:30双磨破的鞋 丈量出强农初心》

2025-08-06 10:36

农业兴,百业旺;农民富,潍坊强。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潍坊作为农业大市,始终勇立潮头、敢为人先,不断书写着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在时代的浪潮中,每一滴挥洒的汗水,都会折射出璀璨光芒。农安卫士、最美兽医、畜安卫士、渔业生产先锋……他们或扎根沃野绽芳华,或护航农安担使命,或向海图强兴渔业。即日起,山东商报·山海新闻联合潍坊市农业农村局推出《强农先锋》系列主题报道与主题活动,深入潍坊各县市区,采访这些在农业生产基层岗位上的不凡英雄。一同见证,这些以青春和热血注入热,以责任与担当扎根基层,用钉钉子精神夯实发展根基的“先锋”力量。

祝站长,您头上的疤又红了,快歇歇吧!烈日炎炎潍坊高密市柴沟镇养殖户看着在粪污处理现场指导施工的祝宏图,忍不住劝道。当时距离祝宏图因交通事故头部受伤刚过去半个月,医生反复叮嘱要静养,但他听说几家养殖户的粪污处理设施遇到技术难题,揣着药就出现在了工地。

柴沟畜牧兽医站站长祝宏图一个把22年青春都献给基层畜牧事业的"强农先锋"。从 2003 年参加工作至今,这个 80 后党员用 "四不怕精神啃下了一个个硬骨头,用创新服务架起了连心桥,让 "兽医这个看似平凡的职业,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绽放出别样光彩。

图片





粪污堆里的“发明家”

把臭味变成“生态勋章”

那是柴沟镇推进粪污整治的关键期,环保压力陡增,不少养殖户因设施不达标面临关停。祝宏图带着团队一头扎进了养殖场,白天蹲在粪污堆旁测试干湿分离设备,晚上在办公室查资料改方案。"最开始有养殖户不理解,说'我们养了一辈子猪,哪用得着这么折腾'"祝宏图笑着回忆,有次为了说服一个老养殖户改造设施,他带着腐熟后的有机肥样品上门:"您闻闻,这玩意不臭还能当肥料,一亩地能增产不少呢!"

靠着这股"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不怕臭" 的劲头,祝宏图推动建成了柴沟畜禽粪污集中处理中心,年处理粪污3万吨。曾经让人捂鼻绕行的养殖区,如今成了 "变废为宝" 的示范区 —— 养殖户李大姐算过一笔账:"以前污水横流,邻居天天吵架;现在粪污拉去处理,不仅不挨骂,还能变成有机肥,种的玉米亩产多了200斤!"

更让人振奋的是,处理中心运行后,镇里的环保投诉量下降了80%,土壤检测显示有机质含量平均提升1.2个百分点。祝宏图摸着头上的疤痕打趣"这疤现在成了'勋章',每次看到处理中心紧张有序地运行,就觉得值了。"

疫病防控的"守护神"

把星光变成"安全灯塔"

每年秋天,柴沟镇的田野里总会出现奇特的景象:白天农民忙着收玉米,傍晚时分,几个背着防疫箱的身影穿梭在村庄里。这是祝宏图团队的"错时防疫"战法 —— 为了避开秋收农忙,他们把疫苗接种时间改到了傍晚和夜间。

图片


"秋防赶上秋收,农户哪有时间管牛羊"祝宏图琢磨出对策:给每个村画防疫路线图,标注养殖户的作息时间,中午顶着日头去空巢老人家里,晚上打着手电筒给晚归的养殖户服务。

这种"笨办法"背后是科学机制市、镇、村三级包片,防疫员包场包户,加上疫苗冷链、抗体监测等全链条管控,让柴沟镇的动物强制免疫率连续10年保持100%今年春天祝宏图带队代表高密迎接潍坊市检查,考官们翻完厚厚的台账,又随机抽查了10个养殖户,抗体合格率全部达标当场给出"满分答卷"。

在养殖场里,祝宏图的监管手册上记着密密麻麻的数字:"3月15日,抽检100只羊,布病检测全阴性;6月8日,消毒记录不全,已整改..." 作为省级布病净化场,这里实行 "引种审批 — 隔离观察 — 季度全检" 的铁规矩。有次深夜巡查,祝宏图发现消毒池水位不够,当即要求整改:"布病是人畜共患病,一丝马虎都可能出大事!"

养殖场场长感慨:"祝站长比我们还较真,去年夏天他顶着40度高温,蹲在羊圈里看了3小时消毒流程,指出喷头角度不对的问题,现在我们的消毒覆盖率提高到100%。"


服务创新的"急先锋"

把表格变成"便民钥匙"

"以前办检疫,跑三趟腿、填好几张表,现在一张表搞定,当天就能拿证!" 养殖户张大哥展示着手机“鲁牧云”系统里的电子检疫证,给祝宏图竖起大拇指。这张神奇的表格,就是祝宏图首创的动物产地检疫"一表通"。

故事要从一次投诉说起。有养殖户反映:"检疫员今天要这个档案,明天要那个材料,跑断腿还耽误了牲畜出栏" 祝宏图蹲点调研了20天,同兄弟单位同行、猪牛羊各畜种的养殖户热烈交流,他脑洞大开:"能不能把所有信息整合到一张表上?"

图片


说干就干,他带着团队梳理出20项必填信息,砍掉重复项,合并相似项,把检疫条件、货主信息、车辆信息、耳标登记、承诺书等内容浓缩成一张A4 纸。"就像去银行办卡,以前要排多个窗口,现在一个窗口全搞定。" 祝宏图比喻道。

"一表通" 实施后,检疫效率提升 300%:原来3天办完的流程,现在1天就能搞定。更贴心的是,祝宏图还设计了 "流动检疫车",每周两次下乡现场办公。养殖户刘大叔记得,有次他凌晨4点要运猪去青岛,前一天晚上申报了检疫,祝宏图带着团队7点就到猪场,8点就办好了检疫证。

这项创新很快得到了广大养殖户的认可,自然而然得到了推广,而祝宏图并没停下脚步他又建立"养殖服务",24 小时答疑。有个年轻养殖户在群里开玩笑:"祝站长比我媳妇还操心,昨天半夜还给我发消毒指南防大风提醒"

初心不改的"老基层"

把泥土变成"成长养分"

"22年守在基层,图啥"面对这个问题,祝宏图带记者去了乡下。曾经的"脏乱差"养殖场,胡乱堆粪的地方如今种满了花草,墙上写着"花园式基地"。养殖拉着我们看奖状:"去年靠生态养殖评上了示范孩子都骄傲地说'我爸爸是环保达人'!"

这就是祝宏图的答案。从23岁到42岁,他把最好的年华献给了兽医站手机里存着500多个养殖户的电话,微信置顶的是 "柴沟养殖服务群"。有次儿子问他:"爸爸,你天天跟猪牛羊打交道,不会觉得臭吗?"他笑着说:"等你看到它们变成香喷喷的肉看到爷爷种的土豆、麦子长得好,就知道这是啥味了。"

如今的柴沟镇,养殖场错落有致,粪污处理中心日以继夜地生产有机肥,兽医站里年轻人们正学着前辈的样子下乡服务。祝宏图说:"强农路上没有捷径,就得一步一个脚印。我脚底的鞋磨破了30多双,踩过的泥土里,全是希望。"

夕阳下,祝宏图又提着检疫工作箱出发了。他的影子被拉得很长,像一座桥,一头连着养殖场的烟火气,一头通向乡村振兴的新图景。这就是基层兽医的平凡与伟大—— 用 22年的坚守证明:把初心扎进泥土里,就能种出最茂盛的希望。



编辑:张艳艳 王曦旭 孙炜炜 葛丛霞

满意

0

基本满意

0

不满意

0

打开“爱高密”看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