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困难的时候,工会的同志不仅送来应急钱,还帮我要毕业的孩子找到了工作,这真是实实在在的办好事啊!”困难职工老顾这句朴素的评价,道出了高密市总工会从精准识别到动态跟踪,从资金输血到赋能造血,一套涵盖政策讲解、入户走访、档案建立、精准帮扶的闭环体系,真正让困难职工帮扶从“救急难”迈向“可持续”。
政策讲解,让希望有章可循。为了让上级帮扶政策的“源头活水”真正流淌到职工心田,高密市总工会“强化政策落地实效”的要求,深入基层将政策普及作为帮扶起点,构建“三级梯度标准+多维宣传矩阵”。将困难救助政策化为通俗易懂的真实案例,介绍了困难职工建档的标准和申报程序,包括深度困难职工、相对困难职工和意外致困职工的具体认定标准,让帮扶政策“听得懂、用得上”。
入户走访,用脚步丈量需求。高密市总工会推行“双人入户+三清原则”机制,即:家庭情况清、致困原因清、帮扶需求清。帮扶中心工作人员穿行在15个镇街区的街巷中。他们挨家挨户敲开29户困难职工的家门,详细记录就业、医疗、子女教育等核心信息,根据他们不同的困难原因,标注个性化的诉求。“有困难不要紧,关键要树立信心!”工作人员一边记录住房情况,一边鼓励着因病致困的职工家庭。通过面对面交流,深入了解职工家庭生活状况、健康状况、子女教育及就业需求,更好地为困难职工制订个性化、人本化帮扶措施。
建档立卡,以规范筑牢根基。高密市总工会以 “一户一档案、一户一计划、一户一措施” 为准则,构建起兼具精度与温度的规范化帮扶体系。立足需求导向精准施策,如 “量身定制”方案,让帮扶资源精准对接需求,避免 “大水漫灌”,实现靶向匹配、高效发力。推行季度回访机制,依托动态档案掌握职工生活变化,及时调整策略。设立 6 个月渐退期的阶梯式退出机制,体现柔性化与人性化,规避断崖式退档返困风险,为职工平稳解困提供保障,筑牢长效脱困根基。
精准帮扶,靠靶向化解愁盼。高密市总工会整合资源打造“帮扶工具箱”,针对职工需求全维度精准匹配救助方案,生活补贴为困顿者纾解燃眉之急,医疗减负为患病者卸下就医重担,就业赋能为求职者拓宽增收路径,助学扶智为困境家庭点亮成长曙光,心理重建为失意者筑牢精神堤坝。这套精准匹配的救助体系,如细密针脚缝合民生痛点,似和煦春风暖透职工心田,让每一项帮扶举措都直抵需求核心,用全方位关怀为职工撑起生活晴空。
近五年来,高密市总工会五年来累计发放帮扶资金180余万元,精准救助困难职工352人次。当大病职工颤抖的手指划过救助金到账短信,那跃动的数字是寒冬里最暖的炭火;当下岗职工在就业帮扶云平台找到工作,重燃的斗志比朝阳更炽热;当困境学子接过助学金时眼里闪起星光,足以照亮崎岖的成长路—— 制度化的帮扶,正因这些瞬间有了滚烫的人性温度。
“帮扶工作贵在用心,重在落实,事关困难职工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是一项长期而坚巨的任务。”高密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苏钊表示,下一步高密市总工会将继续以“动态建档”为精准坐标、“靶向施策”为奋进船桨,载着困难职工在希望的航程上破浪前行,让每一份期待都抵达幸福彼岸。
(大众新闻记者 都镇强 通讯员 王烨)
责任编辑:张蓓
打开“爱高密”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