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记者 王绪松 胡伟 通讯员 高丽君
“这、这是俺们潍坊的萝、萝卜,脆甜多汁,现挖现发!”镜头前,潍坊高密市范家庄村党支部书记高一略显紧张地擦去额头的汗珠,结结巴巴却一字一顿地介绍着手中的农产品。短短两个多月,这位说话磕绊的80后村支书,硬是靠着直播镜头,将村里的粉丝数从1000人“蹿”到3.3万,销售额突破200万元,带动20余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高一并非天生的“主播苗子”。作为高密最年轻的村支书之一,他自小口吃的毛病常被调侃“连话都说不利索,咋能直播带货?”面对外界的偏见和“口吃”的标签,“我命由我不由天”的韧劲让他只身一人前往河南、烟台等地学习直播。2024年底,面对村里传统种植业收益低、青壮年流失的困局,他咬牙开始了人生中的首次直播:“总得试试新路子!”
首播堪称“灾难”——镜头前的他面红耳赤,短短10分钟卡壳20多次,评论区满屏“别介绍了”“笑死人了”。然而这位倔强的书记却把尴尬化作动力:每天清晨5点对镜练口型,把产品介绍编成顺口溜反复背诵,密密麻麻的白板写满了直播“话术”,甚至拉着村里老人当观众模拟直播。渐渐地,网友发现这个“结巴书记”虽不擅华丽话术,但句句透着实诚:“萝卜带泥发货,保、保证新鲜”“萝卜糠了包退,运费算我的”。
“口吃反而成了‘记忆点’。”高一憨笑着说。他独创的“一字一顿式直播”意外走红,有粉丝留言:“看他认真到冒汗的样子,就知道东西差不了!”
直播间的成功,点燃了更多人的希望。村民魏学全曾因家庭变故一蹶不振,整日酗酒。高一“三顾茅庐”,把他请到直播间:“你脑子活,跟我学带货!”如今,魏学全成了团队主力,日均发货200单,“现在忙得脚不沾地,哪还有工夫颓废?”
更令人振奋的是,范家庄村的“云端试验”引发了连锁反应。周边10余名村支书组团前来取经,高一毫无保留地分享经验:“设备用手机就行,关键得让乡亲们看见真金白银。”他的勤奋和真诚带来了更大的资源红利,高密首家村级电商培训基地即将在此落地。
镜头外的变革同样深刻。尝到电商甜头的范家庄村,正将千亩麦田改种胡萝卜、萝卜等蔬菜。“传统作物每亩年收入不到2000元,改种蔬菜后预计能翻三倍。”高一指着蔬菜种植规划地块信心满满说道,“我们的安全无公害蔬菜,一定会畅销全国”。
夜幕降临,范家庄村的直播间依然灯火通明。高一和村民们分拣着当天的订单,身后“村支书助农直播间”的标语格外醒目。“接、接下来要带更多乡亲‘触网’。”这位说话不利索的书记,用行动书写着最流畅的乡村振兴答卷。
在流量为王的时代,范家庄村的故事让我们看到:最笨拙的真诚,或许正是穿透屏幕的力量。当土地与云端相连,当传统农人与数字时代相拥,乡村振兴便有了千万种可能。
高一的结巴,恰似乡村振兴转变的顿挫与执着——慢一点又何妨?
方向对了,终会抵达。
来源:高密融媒整理自山东商报
打开“爱高密”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