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书香能致远。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中国全民阅读日。读书修身、从政立德。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谈及读书,他指出,“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认为“书籍是人类知识的载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为深入贯彻全民阅读的号召,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近日,市交通运输局组织开展了“书香交通,悦读同行”读书分享会,旨在以书为媒,搭建交流思想、分享感悟的平台,让书香浸润心灵,让阅读点亮生活。在此,我们精选部分优秀分享稿件通过公众号发布,以飨读者,让更多人感受阅读的魅力。
感悟分享

今日推荐两本书:塔拉·韦斯特弗《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与路遥《平凡的世界》。前者以美国摩门教家庭为背景,讲述女孩塔拉冲破父权禁锢,通过教育重塑人生的觉醒之路;后者聚焦中国农村青年孙少安、孙少平兄弟,展现黄土高原上普通人于时代洪流中的坚守。两本书跨越东西方文化,却共同诠释了苦难中的精神涅槃。作为交通人,塔拉的突围让我反思行业变革中如何突破惯性思维,少安兄弟的韧性则激励我在基层岗位上坚守匠心。平凡不可惧,平庸不可取,愿我们携手走出既有工作的舒适区,遇见更好的自己,建设更好的交通,成就更好的高密。

作为安全应急科的一名科员,读《责任重于泰山》我深受触动。书中所言“安全生产是责任体系的构建与坚守”,道破安全工作的核心——责任是“根”与“魂”,关键在事前担当而非事后补救。
从“被动执行”到“主动守护”,我深刻领悟到:安全责任的最高境界,是把他人安危当作己任。面对新挑战,唯有持续学习、更新责任体系,才能筑牢防线。
我们要以书为鉴、以责为刃,将对安全的敬畏融入每个日常,用行动书写“责任重于泰山”的答卷。

读完《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我像是完成了一场隐秘的自我对话。书中用童话般的叙事,将晦涩的心理学概念化作蛤蟆与苍鹭医生的对话,让我清晰看到情绪困局。原来习惯性的自我否定,是童年“我不好,你好”的人生坐标在作祟;总是讨好他人,是被困在“儿童自我状态”里寻求认可。最触动我的是,书里告诉我们,治愈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在一次次自我觉察中成长。它教会我正视情绪,学会和自己和解,也让我明白,唯有接纳真实的自己,才能在关系里找到平衡,获得真正的内心自由。

《雅舍》这本书给人整体的感觉多是用轻快,一本正经的语气来陈述事例,每篇都很简短,描写的都是梁实秋先生本身所想,实际经历以及世间百态,具有浓厚的时代特点,其中所描述的很多现象与揭露的事实一直存至今日。文章既有讽刺的意味,也有些幽默。梁实秋先生对于国学和外国文学都有很深的造诣,书中经常引入外国文人或思想家的话语和做法。分享这本书的原因是:这本书选取的都是日常生活中在平凡不过的事物,却写出丰富的内涵。作者对问题思考的全面性和对事物的了解之深,是值得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学习的。

翻开《冬牧场》,仿佛被卷入阿勒泰凛冽的风里,看见雪花与炊烟共舞。李娟以细腻笔触勾勒出荒原深处的游牧图景,地窝子的羊粪墙抵御着刺骨严寒,驼队踏雪的脚印延伸向未知远方。在物资匮乏的日子里,居麻一家用歌声点亮长夜,用笑容消融冰霜,他们与牛羊、与风雪共生的模样,恰似荒原上倔强绽放的雪莲。原来生命的韧性与诗意,不在繁华处,而在与天地对话的质朴日常里。那些在寒夜中传递的温暖,让我读懂:最动人的生活,是与自然相拥的从容。这本书如清泉涤荡心灵,让我们看到生活的另一种可能,也明白无论多难,都要心怀热爱与希望。
打开“爱高密”看评论